10月8日晚,随着主火炬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缓缓熄灭,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,在过去的16个比赛日中,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.2万名运动员在40个大项、61个分项、481个小项的角逐中展现了亚洲体育的最高水平,中国体育代表团以201枚金牌、111枚银牌和71枚铜牌的成绩高居奖牌榜首位,刷新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。
中国军团全面开花 多个项目实现突破
本届亚运会上,中国代表团在传统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统治力,跳水“梦之队”包揽全部10枚金牌,乒乓球队收获6金,举重队拿下5金3银,游泳赛场成为最大亮点,中国泳军以28金21银9铜力压日本队,张雨霏、覃海洋等选手多次打破赛会纪录,田径队同样表现抢眼,共获得19枚金牌,其中男子4x100米接力队以38秒29的成绩夺冠,展现了短跑项目的进步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队在部分新兴项目上实现历史性突破,电子竞技作为正式项目首次亮相亚运会,中国队夺得《王者荣耀》和《和平精英》两枚金牌;霹雳舞项目上,17岁的刘清漪摘得女子组金牌,为中国队锁定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;滑板比赛中,13岁的崔宸曦成为最年轻的亚运冠军,展现了中国年轻运动员的潜力。
亚洲体育格局变化 多国表现亮眼
尽管中国代表团一枝独秀,但亚洲体育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,日本代表团以52金67银69铜位列第二,游泳、柔道等项目仍是其强项,韩国队以42金59银89铜排名第三,在射箭、击剑等项目上优势明显,印度代表团以28金38银41铜创下亚运最佳战绩,尤其在射击、田径等项目进步显著。
东南亚国家表现抢眼,泰国、印尼分别在跆拳道、羽毛球等项目上收获颇丰,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拳击、摔跤等力量型项目中展现传统优势,中国台北代表团也取得19金的好成绩,在羽毛球、滑轮等项目上实现突破。
科技赋能赛事运营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
作为疫情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国际综合性运动会,杭州亚运会充分展现了科技与环保的办赛理念,赛事首次实现100%绿电供应,所有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标准。“数字火炬手”等创新技术让开幕式惊艳全球,智能亚运一站通小程序为观众提供全方位服务,竞赛场馆中,电子裁判、AI辅助评分系统等技术手段提升了判罚准确性。
交通保障方面,杭州投入2000多辆新能源车,建成480公里亚运专用道,赛事期间,地铁延时运营、公交专线加密等措施确保观众出行顺畅,安保工作中,人脸识别、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构筑立体防控体系。
文化交融促进友谊 志愿者服务获赞誉
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文化交流的盛会,运动员村里设置的“文化小屋”让各国选手体验书法、茶道等中国传统文化;颁奖仪式上的“硕果累累”花束融入稻穗、莲蓬等元素,传递丰收寓意,多国运动员在社交媒体分享游览西湖、品尝杭帮菜的经历,成为“民间外交官”。
76万名“小青荷”志愿者用专业服务赢得广泛好评,他们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36万小时,语言服务、医疗急救等专业志愿者团队为赛事保驾护航,闭幕式上,志愿者代表接受全场致意,成为感人瞬间。
后亚运时代开启 遗产利用备受关注
随着赛事结束,亚运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焦点,杭州奥体中心等场馆将向公众开放,部分设施已确定承接世界泳联锦标赛等国际赛事,亚运村将转型为人才公寓,部分区域规划为国际社区,绍兴、湖州等协办城市也计划将场馆融入全民健身体系。
体育热潮持续发酵,国庆期间杭州各大体育场馆预约量激增300%,浙江省推出“亚运惠”政策,发放百万消费券促进体育产业发展,专家表示,亚运会的举办将加速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融合,助力建设“健康中国”。
巴黎奥运周期开启 中国体育迎接新挑战
杭州亚运会作为巴黎奥运会前的重要练兵,各国纷纷检验备战成果,中国代表团虽然成绩亮眼,但在男篮、女足等集体球类项目上的表现引发思考,游泳、田径等基础大项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,新兴项目的稳定性有待加强。
国家体育总局表示,将系统总结亚运经验,优化巴黎奥运备战体系,重点提升职业体育发展质量,完善青少年培养机制,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,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,中国体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。
这场“中国特色、亚洲风采、精彩纷呈”的体育盛会,不仅展现了亚洲体育的蓬勃生机,更架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,正如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闭幕式上所说:“杭州为亚运会树立了新标杆,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盛会。”亚洲体育的故事仍在继续,团结、友谊、进步的精神将激励各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再创辉煌。